导读 拔贡生作为五贡之一,不能算正式的功名,只能算一种身份,相当于一种保送生或推荐生的身份。 拔贡生的选取,清初每六年一次选拔,乾隆七年...
拔贡生作为五贡之一,不能算正式的功名,只能算一种身份,相当于一种保送生或推荐生的身份。
拔贡生的选取,清初每六年一次选拔,乾隆七年定为十二年才一次,由各省学政考取后保送入京,经朝考合格,即可授予小京官、知县或教职。
一般来说,贡生入仕的途径只有三种:一是参加乡试,进而取得更高的功名;二是入监读书,期满后考选授官;三为直接经考试而授官。
第三种途径原则上是针对贡生中的岁贡、拔贡和优贡生三种。
岁贡生在康熙二十六年以后规定,经学政考选可选授为本省训导或学正(教职),只是七、八品官。
拔贡生在雍正以前必须一律入监读书,肄业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入仕。
乾隆初年时才规定拔贡生可以参加朝考,列于一、二等者,在保和殿复试,复试列于一、二等者,可由礼部开单引见,分别授职;授予七品小京官者,分部行走(见习),三年期满才实授;授予知县或教谕、训导者,分各省试用。
就算是得到官职,也都只是先见习,合格后才实授。
同治以前,优贡生虽然也可以参加朝考,但没有考后直接录用的规定,所以参加朝考者很少。
同治二年规定,各省优贡生可以参加朝考后直接任用,列一、二等者以知县或教职任用,自此优贡生参加朝考的人数才增加起来。
而对于恩贡、副贡、例贡,法律上没有其直接入仕的方式和途径,只有间接的方式,如可以参加乡试取得功名,可以通过捐纳得官,可以通过恩荫授职,可以入监读书肄业除官,其中后两种途径比较常见。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