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六言诗,是孔融的三首六言诗。
孔融 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
郭李纷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
群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
妾薄命二首 曹植 携玉手喜同车,北上云阁飞除。
钓台蹇产清虚,池塘观沼可娱。
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
(其一) 日月既逝西藏,更会兰室洞房。
华灯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扶桑,促樽合坐行觞。
主人起舞娑盘,能者穴触别端。
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
任意交属所欢,朱颜发外形兰。
袖随礼容极情,妙舞仙仙体轻。
裳解履遗绝缨,俯仰笑喧无呈。
览持佳人玉颜,齐举金爵翠盘。
手形罗袖良难,腕若不胜珠环,坐者叹息舒颜。
御巾糦粉君傍,中有霍纳都梁,鸡舌五味杂香,进者何人齐姜,恩重爱深难忘。
召延亲好宴私,但歌杯来何迟。
客赋既醉言归,主人称露未?。
(其二) 嵇康有六言古诗10首,每首皆是四句。
其中《惟上古尧舜》、《唐虞世道治》、《东方朔至清》、《楚子文善仕》、《老莱妻贤明》、《嗟古贤原宪》六首,咏赞古时明君贤相、圣贤高士,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钦敬之意。
《智慧用有为》、《名与身孰亲》、《生生厚相招》、《名行显患滋》四首,则是人生经验教训的总结,寓有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生活哲理。
嵇康的时代,“声律说”尚未出现,但嵇康的六言诗不仅契合韵律,而且每首皆是四句,具备了六言绝句的基本形式,为六言绝句的出现提供了基本范式。
南朝宋谢晦的《悲人道》是六言诗歌发展史上惟一的长篇六言古风。
傅玄《董逃行历九秋篇》,庾信《怨歌行》,王褒《高句丽》等,盖皆出于子建。
至唐乃变为韦应物、刘长卿、王建诸人之《调笑令》与《谪仙怨》 梁昭明太子萧统的《貌雪诗》是最早的六言三韵,其诗云: 既同眐梅英散,复似太谷花飞。
密如公超所起,皎如渊客所挥。
无羡昆岩列素,岂匹振鹭群归。
北周的王褒亦有六言三韵: 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
倾杯覆碗*,*,,垂手奋袖婆娑。
不惜黄金散尽,只畏白日蹉跎。
(《高句丽》) 梁简文帝萧纲的《倡楼怨节诗》共八句,可视作六言律诗的雏形。
到了北周庾信的《怨歌行》和《舞媚娘》,则初步具备了六言律诗的基本特征: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怨歌行》) 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
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只疑落花慢去,复道春风不还。
少年惟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
(《舞媚娘》) 王维有几首。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 1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2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3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4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5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6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7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隔汉江寄子安 鱼玄机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砠矦闲飞桔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繁荣时代。
六言诗虽然不像五、七言诗那样普及和繁荣,但也绝不像有人说的那样极为罕见。
南宋洪迈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收录六言绝句37首,明万历年间黄凤池刊刻的《六言唐诗画谱》收录六言绝句57首,清人严长明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收录六言绝句50首。
即以收录唐人绝句最多的《六言唐诗画谱》而论,有些很有名的六言绝句就没有收进去(如皇甫冉有六言绝句三首,而《六言唐诗画谱》仅收二首),如果再加上六言律诗、三韵以及六言声诗,唐人六言诗显然远不止这个数字。
有人据《全唐诗》作过统计,说唐代共有六言诗75首。
⑨这个数字显然不太准确。
唐代六言各体的成熟与定型,为六言诗歌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以后,六言诗创作有渐趋兴盛之势。
到了两宋以后,六言诗成为文人雅士抒情言志、描摹景物的常用诗体。
清人严长明编纂的《千首宋人绝句》,收录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著名诗人的六言绝句98首,约占全书的1/10。
明代著名作家,如明初“三杨”之中的杨基、杨士奇,明前期文坛泰斗李东阳,“前七子”中的何景明,公安“三袁”中的袁宏道,“竟陵派”的领军人物谭元春等,都有六言诗作传世。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明代还出现了几种较有影响的六言诗选本,如李攀龙的《六言诗选》、杨慎的《古六言诗》、黄凤池的《六言唐诗画谱》等。
这些选本的出现,扩大了六言诗的影响,促进了六言诗的发展。
尤其是黄凤池的《六言唐诗画谱》,融诗、书、画于一体,使读者“阅诗以探文之神,摹字以索文之机,绘画以窥文之巧”⑩,对六言诗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清代著名诗人顾炎武、王夫之、朱彝尊、袁枚等,在六言诗创作上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