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称得上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千年情结。
中国人的悲秋造就了蔚为壮观的“悲秋文学”。
与悲秋有关的诗文,在古典文学中是最精彩的一部分。
作这样一个假设,要是将悲秋内容抽掉,中国文学就会变成了失却美女气质的枯瘦如柴的老太婆。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几乎都染上过“悲秋综合症”:因悲秋而触发的悲天悯人的情绪。
汉字的“愁”字就寓意“愁”乃秋之哀景和心中悲情化合作用的结果。
比较早的悲秋作品像宋玉在《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中国文学的标志性作家其作品都有秋的内容。
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则直接出现了“悲秋”。
李白也有“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的句子。
北宋欧阳修的《秋声赋》更是将悲秋文学推上了巅峰。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把秋天写得让人窒息。
当然,还要提到的是苏东坡的《赤壁赋》。
不光成年人,就连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也喜欢在清秋季节“独上层楼强说愁”,呵呵,悲秋成了古代中国人的“时尚”。
中国人为什么会悲秋? 悲秋,实际上是古代中国文人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痛苦挣扎在文学上留下的“泪痕”。
受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文人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可是,现实往往使他们如履薄冰,精神压抑,命运坎坷,秋天成了他们释放心中郁闷和精神压力的唯一处所,因为他们不能像西方文人和当今的中国人在面对同样的生存困惑时,可以借助于其他手段去解脱,比如“性”的放逐。
几年前读过一篇美国学者写的一篇文章,他分析是因为中国属于温带亚热带地区,春天和秋天比较短,中国人在秋天最容易感觉到生命的流失,由是产生悲秋情绪。
所以汉语常常用秋或春字来代表时间。
比如“三秋”,“千秋万代”,“春秋”等。
看来,老美的思维和我们就是不一样,更多了一些“科学精神”。
这样说来,悲秋其实表现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