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数伏就是从这天开始算起。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再加上十天为结束日。具体规定如下 : ...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数伏就是从这天开始算起。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再加上十天为结束日。
具体规定如下 : “历书中的三伏日期是根据节气和干支记日相结合来编排的。
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
”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2、一般情况下,夏至日在_6月22日,可是一个回归年的周期大约为_365天外加六小时左右。
这样一来,夏至日就在_6月22日前后有了波动,一般会在_6月21日和_6月23日之间波动,不管夏至日如何波动,下一年数伏的日期只能提前或滞后五天(遇到闰年则提前六天或滞后四天),所以数伏的日期推算虽然复杂一点,到还是相对稳定的。
还可以这样去计算:首先知道单数或双数年份,如果是单数年,就在立秋那一天的基础上向前推算25天,双数年就在立秋日向前20天,例如2010年是双数年,立秋是8月8日,向前20天,就可以知道,7月19日开始数伏。
单数年伏天为40天,头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双数年头伏中伏末伏各10天,另外逢到闰年开始数伏还要增加一天,这样就可以推算任何一年的数伏了。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