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c1avus)与胼胝是由于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角质增生性损害,好发于手掌及足跖。
【临床表现】 (一)鸡眼一般如豆大或更大,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呈淡黄或深黄色,中心有倒圆锥状的角质栓,嵌入真皮。
由于其尖端压迫神经末梢,故行走时引起疼痛。
鸡眼多见于足跖前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也见于趾背。
发生于4一5趾间的鸡眼,受汗浸渍,呈灰白色浸软角层。
称为软鸡眼。
(二)胼胝为蜡黄色、扁平或稍微隆起的局限性角质肥厚性斑块,质硬而稍透明,边界不清,中央较厚、边缘较薄。
好发于掌跖,常对称发生。
与职业有关者可见于受压部位。
一般无自觉症状。
严重时可有压痛。
【鉴别诊断】 根据发生在掌跖,呈角质增生性损害,不难诊断。
鸡眼与胼胝的主要鉴别点是:鸡眼为呈倒圆锥形角质增生,行走时疼痛明显;而胼胝为扁平片状角质增厚,范围较广,一般不痛。
鸡眼与胼胝需与跖疣鉴别:跖疣可散发于足跖各处,不限于受压部位,可多发,损害如黄豆大小,表面角质增厚,用刀削去表面角质层,可见自真皮乳头血管渗出血细胞凝成的小黑点的角质软芯。
【治疗说明】 胼胝厚者可用热水浸泡后,用刀削去,或外用角质剥脱剂如25%水杨酸火棉胶或维A酸软膏等。
鸡眼治疗方法甚多,常用各种腐蚀药,如水杨酸。
可将橡皮膏中央剪一圆孔,大小与鸡眼一致,贴于患处,将鸡眼露出,撒上水杨酸粉,再用橡皮膏封盖。
一般3~5天换药一次,每次换药前清除残留药粉后,用热水泡足,并刮去软化的角质,直至全部剔除鸡眼。
亦可用鲜半夏、鸦胆子仁等中药捣烂贴敷,方法同上。
此外,市售鸡眼膏等亦可应用。
疼痛著明的可行鸡眼挖除术,局部麻醉后,用尖手术刀沿角质栓边缘处作环形切口,以有齿镊子夹住,进行剥离,将鸡眼挖出,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预防说明】 应减少摩擦和挤压,穿合适的软底鞋,或用海绵垫减少局部压迫。
如有平足应穿矫形鞋。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