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讲,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基于组织的资源实现既定目标的一个过程。
资源可以分为物质资源、时间资源和人力资源。
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因此,管理就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确定需达到的目标,然后制定计划,通过组织、领导去实现目标,在执行中,根据计划制定的标准对执行的结果进行控制和调整。
在使用资源时,物质资源和时间资源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而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使管理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因此,管理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上。
譬如:一位农夫拿一把斧头去砍柴,他只要靠自己的能力,总可以将树木砍倒。
但如果他用斧头去参加战斗,他将面对的不再是无生命的树木,而是活生生的人,他的努力就不一定能达到目标。
所以我们常常说,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管理正是如以前的管理学家所说的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管理有着其的严谨性.公司战略的分析和设定有着特定的方法,公司组织结构的规划,管理层次的划分,管理幅度的设定都有着特定的方法,管理需要统计来支持预测,管理决策需要综合许多种情况,需要考虑各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从而最终做出能够使公司获利的决策,所有的这些都证明了管理是科学,并不是拍脑子就能出来的.一个明白了管理是门科学的人,必然会努力去用众多的科学工具来武装自己.这是必须的。
任何只是凭借着经验去管理的管理者最终会陷入管理的误区。
当然我也不否认经验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管理中的艺术性是需要一个管理者通过很多年,很多事情的积累才能领悟到的。
管理者的经验可以说是管理艺术性的基石。
管理的艺术性包含了管理者对管理的领悟,对公司的感情,对处理人事关系的积累,惟有当一个管理者经历过,成功过,失败过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管理中的艺术性是什么。
可以说管理的科学性是可以学习到,一个管理者可以通过对理论的学习而具备管理的科学观,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到各种管理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方法和适用环境。
但是对于管理的艺术性是无法学习到的。
因为管理的艺术性与一个管理者的性格,生活背景,所面临的挑战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也正是管理的艺术性导致每一个管理者的管理思维,管理习惯是无法复制的。
也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着两个完全一样的管理者。
想通过复制一名成功的管理者而成就自身的成功是行不通的。
一名有着理论知识但没有实际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可以会由于没有经历的积累而导致失败,而同时一名有着丰富管理体验的管理者也可能因为缺少理论的基础,而面对问题的时候总是希望求助于过去自己的经验,并由于经验而蒙蔽的自己的双眼,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决策的正确性。
实际上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缺一不可。
管理的科学性使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有理可依,有据可寻;而管理的艺术性则使管理者能够灵活应变,而不至于被管理理论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住。
公司由小到大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交替起作用。
当一个公司刚创立的时候,由于员工较少,管理层次较少,所以管理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管理到公司中的每个员工,这时候管理的艺术性则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管理者的人格魅力会得到充分的展示,也对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展,管理层次的增加,管理者的精力已经无法顾及到公司的每个角落,这个时候管理的科学性就起到作用。
通过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制度的建立,使得公司的运作在运营规范的指导下紧紧有条地进行。
这个时期的公司是需要规范的。
只有通过管理规范才能使公司的运转走上正轨,从而与过去做事随意的现象说再见。
这个时期的公司讲的不再是艺术而是纪律,铁的纪律,任何员工都应该在管理制度的指导和约束下,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
再往下发展,公司则又应该回到管理艺术的时代。
但这个时代是建立在管理制度规范化的基础上。
这个时期管理的艺术是管理科学化后的艺术。
在管理中科学不是绝对的,艺术也不是绝对的,理论不是万能的,经验也不是万能的。
真正成功的管理者应该是能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能够从实践中升华理论的人。
参考文献:百度。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